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盛典展播|九年低调练内功,这所成都高中今年拿下两个“四川唯一”

11月6日,有着“中国青年诺贝尔奖”之称的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国内地赛区)总决赛入围名单揭晓。其中,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下简称:新都一中)的高二学生周可欣、刘福凤顺利晋级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全球总决赛。这也是四川省唯一一个入围物理总决赛的团队。

对于这个结果,从教育业内到家长,都有不少“感觉意外”的声音。


周可欣、刘福凤入围讯息

但在学校内部,从党委书记刘旭东到老师们,对于这个结果却并不意外。因为为了厚植创新人才培养土壤,为学生多元成长铺好路、架好桥。早在2015年起,新都一中就开启了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并建立起成熟的系列化、特色化学校学术涵养课程体系。

就在今年8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新都一中提交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相关课题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中仅有的10个国家一般课题之一,也是四川省今年唯一入选的基础教育学校课题。

在新都一中看来,从学生到学校,两个遥相呼应的“四川唯一”,只是学校九年探索的成果之一。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业内简称“丘奖”。这是由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于2008年发起的面向全球中学生的科学竞赛项目,是中学生能直接参与的顶级全球赛事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含金量的中学生科技学术拓展之一。

2024年度,“丘奖”各学科共有2000余支团队报名参赛,“这是绝对的高手过招,几乎不存在运气的可能,因为参赛者几乎全部来自国内最顶尖中学组织的团队。”

然后,2000多支顶尖团队经过三轮评审和分赛区半决赛,最终只有72支中国内地队伍闯入总决赛,其中物理团队只有12支,新都一中团队,正是其中十二分之一。

但这次入围“丘奖”决赛,并不是新都一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份捷报。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

在过去几年里,就数据而言,学校就有近80名学生先后获得五大学科竞赛一、二等奖,多位学生参加国内外一流科研创新赛事,尤其以物理为例,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论文。7人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8人获得“小小科学奖”奖励活动金银铜牌;陈浩天同学获得第37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荣誉——四川省科协主席奖。此外,学校还与人大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同时获得CYPT(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特等奖。




学生们在学校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就成果来看,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都一中学子通过强基计划、学科竞赛、高考进入清北、复旦、中科大等名校,实现了多元化成长,同时还培养出了李大勤、王贤华、王向阳等名优教师,助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莞蓉渝“与未来学校对话”沙龙、四川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行动”协同研修、四川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升县域高中办学质量研讨等多项活动也在学校举行,吸引了近30万人参加。



刘旭东介绍,早在2015年,新都一中率先开启了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成功立项并结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社科基金国家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术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验研究》,建立起了系列化、特色化的学校学术涵养课程体系。

这样的课程体系有何不同?刘旭东进一步解释,“更注重基础性和创新性相结合,进而形成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图谱。”

更具体来说,学校在建设学术课程时注重的是与国家课程融合、与地方文化结合、与校本课程贯通、与大学课程衔接,并以项目式学习为径,实行学术导师制度,由每位参课学生在其导师指导下开展属于自己的学术项目。


新都一中的师生们在学校实验室开展实验

就实操流程而言,新都一中的项目式学习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趣味科学竞赛,在激发同学们兴趣的时候,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第二阶段是科研工具课程的开设,“更形象来说,就是把工具交到学生手上。”比如,工具课程涉及通用技术、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己搭建实验装置或手工制作活动中可能会使用到的工具的操作方法。

有了工具,学生们开始“项目搭建”了,这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开展项目式课题研究,参加全国性科创赛事并形成论文。

整个过程中,老师们都会定期带领学生召开学术会议、提供一对一论文指导,并引导学生们参与项目式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角”。



众所周知,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拔尖人才?”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命题,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无法避免的难题,它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同破解。

而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上承初中下启大学的作用。

今年8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4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名单,新都一中提交的《大学中学融通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评价标准体系的实证研究》课题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中仅有的10个国家一般课题之一,也是四川省今年唯一入选的基础教育学校课题。


新都一中党委书记刘旭东分享学校的办学故事

一年当中,两度摘得“四川唯一”。刘旭东认为,这可谓是对学校阶段性成果的最直观体现,“学校还将在总结上一个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课题研究管理,确保课题研究过程的高质量推进和研究成果的持续产出。”

比如,学校将采取科研资源向区域兄弟学校开放,与大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各段学校携手合作等方式,共同探索早期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此外,学校还将继续加大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高质量建设为重点,以全面建设全国一流高中为目标,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和无限可能。”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台湾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台湾在线 tw.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