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如果需要学习英语,那么一般都是工作的内容和英语相挂钩,需要你通过学习英语来扩展自己的阅读和交流能力。因此,这样的英语学习是非常具有目的性的,所以我们要在工作中去学,同时在工作中去使用。我认为这种学习过程比在学校里面死磕英语十几年,带来的效果都要强很多。
我毕业以后的第1份工作是外事接待方向的工作,需要和客人经常进行聊天对话。聊天的内容并不一定就限定在工作方向,客人有时候就是纯粹想要跟你闲聊,想要跟你聊各种关于你生活和你所在这个国家的话题。
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今天这一波客人他跟你讲了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你是第1次遇到,在交流的过程中你有一些交流障碍,你通过跟客人询问,或者查词典的方式掌握了一些词汇。
那么当下一波客人来到的时候,你聊过的这个工业机器人的话题,你就可以主动挑起,然后跟下一波客人再聊一聊。这时你就从学词汇变成了用词汇,印象会非常深刻。经过两三波客人的实战锻炼,这个话题相关的词汇你就基本掌握了,你就已经可以做到无障碍沟通了。
我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很多事情也是我亲自来完成的。比如有时候我们拿到一款产品,这个产品的所有专业词汇,我们在接触之前是完全不了解的。你也无法找到任何的词典能够匹配这样一款产品,因为没有人会为一个不起眼甚至不知名的小产品去做词库。
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写文案,你怎么样去找到匹配的专业词汇,把这样的文案写出来呢?毕竟在外贸市场上文案关系到你产品的命运,你不能够让老外看出来,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文案,你必须要让它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
那么我首先会用翻译软件去找到我自己认为的相关词汇,这个词汇有可能是不准确的。然后,去商品销售网站上面去检索,我不会去看其他卖家怎么写文案,因为那些卖家有可能也是中国人,他们写的东西很多都是错的。
我会在检索完词汇以后,再下拉词库里面去找搜索量大的词汇,这些词汇是由外国人自己搜出来的。找出这些模糊匹配词以后,我就抓住了老外真正大量用来检索的专业词汇,把这些词汇积累下来,再用这些词汇进行检索,我就会发现由外国人写的专业性的内容。
这些内容我会在搜索引擎中去找,然后找到由外国人制作的独立站点,然后在他们的独立站点里面进一步的扩展积累词汇。用这种顺藤摸瓜的方式,一款产品它的各种卖点所需要的专业词汇我就全部掌握下来了,然后把它融会贯通写成文案,由于专业性非常强,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中国人写的,所以,我的产品就会大卖。
在对外交流方面,非常忌讳人云亦云,因为老外是通过西方思想培养出来的,如果他说的观点你全盘接受,然后又把这样的观点输出给其他外国人,那么你就是一个香蕉人,对于其他外国人不产生任何思想的碰撞,那么你的交流价值就会很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有一部分人学了外语以后,跑到国外去迎合白人世界的思想,结果把自己过得非常低微的原因。
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思想的输出。比如,中国的宗教有什么?中国怎么从五族制变成了56个民族?中国的拆迁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有些人会一夜暴富,为什么被拆迁的人很高兴?这些都是老外在国外根本听不到的。很多老外在跟我交流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大呼思想受到了颠覆,获得了不一样的东西。
这么做也是有回报的,因为老外觉得跟你待的这几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体验和无与伦比的服务,所以我是经常拿到“爆小费”的,我曾经三天拿过1万多小费。做一个有骨骼的中国人,会让你在老外眼中的价值无限放大。你有了回报,你又会进一步的去做这件事,会把中国的很多本土的东西用英语表达出来,那么你的英语就会突飞猛进,因为你是在创作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