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一则题为“周小川:全球经济呈现碎片化”消息,10月30日曾出现在热搜之列。事实上,这是10月27日至29日举办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年会的主题——“新资本、新价值、新世界,全球经济碎片化下的重振与合作”。IFF联合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于年会期间作主旨发言。
而围绕“日益碎片化对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影响”这一议题,国内外嘉宾在年会期间也展开充分对话。值得关注的是,在谈及美元的替代货币时,有观点认为,数字货币或许是一种选择。
IFF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马来西亚央行前行长诺尔桑希亚·穆德·尤努斯,IFF顾问、国际清算银行美洲首席代表、巴西中央银行前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IFF学术委员、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哈罗德·詹姆斯,参与了本次发言与研讨。
会议由IFF顾问、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BWC)副主席、IMF(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第一副总裁约翰·利普斯基主持。
让·克洛德·特里谢提出,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极大地提升全球经济碎片化的可能性。由此导致很多国家采取“去风险化”的措施,但脱钩是绝对不可以的。他认为,去美元化的未来主要取决于欧洲在政治上的联盟以及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这两个结构性因素。
图/IFF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主办方提供)诺尔桑希亚·穆德·尤努斯认为,亚洲地区内部贸易的增加是区域货币使用率提升的主要原因。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供应链变化,对新兴经济体的货币稳定性造成了冲击。她指出,亚洲地区需要建设更加多元的经济结构,应对不断增强的资本波动性。
图/马来西亚央行前行长诺尔桑希亚·穆德·尤努斯(主办方提供)亚历山大·通比尼在谈及经济碎片化时指出了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第一,在贸易领域,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下降;第二,在金融领域,国际贸易对于美元的依赖在减少,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在发生变化。他认为,要防范美元外溢效应首先应该巩固自身安全,建立国际安全网,增强自身的应对韧性。
图/IFF顾问、国际清算银行美洲首席代表、巴西中央银行前行长亚历山大·通比尼(主办方提供)周强武提出,全球金融系统日益碎片化的趋势提升可持续发展融资的成本,导致供给不足。由于金融和经济的碎片化而导致的波动性增加,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外汇风险,限制了跨境投资。此外,他还总结了多边开发银行对新兴市场而言在节约资金成本、获取替代性融资来源、支持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主办方提供)值得关注的是,在哈罗德·詹姆斯发言中,他特别指出,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大国没有办法真的做到去全球化。在谈及美元的替代货币时,他认为,数字货币或许是一种选择。
图/IFF学术委员、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事务教授哈罗德·詹姆斯(主办方提供)据悉,IFF是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等G20国家和地区、新兴经济体,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及领导人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机制和多边合作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
上一篇 没有了